更新时间:2025-08-07 16:33:41
这次阿根廷影展,八部电影,只能看其中一部了!或者说!幸运的是,至少还能看了一部!感觉,我挑了其中最不容易看懂的一部!!这种拍梦境的影片本来就难懂!它还搞了一堆政治隐喻进去!还是未来科幻的设定,明显能感觉到有映射到:技术暴力,监控社会,国家安全,公民集体失忆等等…… 这个很难不联想到库布里克的《发条橙》,福柯的“圆型监狱”,还有萨拉马戈的《失明症漫记》……公共技术对私人记忆的剥夺和占有以及再利用,还是蛮令人细思极恐的! 电影拍摄于上世纪92年,那大概率也有受到老雷斯《银翼杀手》中未来世界赛博朋克的美学风格的影响。影片核心设定在一个近未来的反乌托邦阿根廷(布宜诺斯艾利斯),社会被极权政府控制。主角埃娃(Eva) 拥有在梦中预见未来的能力——这正是“梦境”作为叙事核心的体现。影片用超现实手法呈现她的梦境/预知,模糊现实与幻觉的边界,制造强烈的理解挑战。 整部电影“风格混乱”(梦境+科幻+政治惊悚+公路爱情)其实可能是导演刻意为之。梦境本身的逻辑就是跳跃、非理性的;而将这种风格与冷酷的科幻设定、沉重的政治隐喻并置,本身就制造了一种超现实的、令人不安的疏离感,强化了主角(和观众)在扭曲现实中的迷失感。公路爱情元素可能是在这冰冷设定中注入一丝人性的温度(尽管可能也是脆弱或虚幻的),形成更强烈的对比和悲剧性。 在看类似电影的过程中,其实应该放弃追求线性逻辑,拥抱梦境逻辑,不要过于纠结“为什么会这样?” “这代表什么具体事件?”。试着感受画面、声音、氛围传递的情绪和压迫感。注意重复出现的意象(某个物体、颜色、场景、声音),它们往往是解读的关键线索。同时,聚焦“记忆”的呈现方式, 电影如何表现记忆被提取、观看、修改、植入或封锁?是冰冷的机器?华丽的虚拟现实?痛苦的闪回?这些视觉化手段本身就在传递信息。注意主角对自身记忆的困惑、怀疑和追寻过程。 阿根廷经历过长期的军政府独裁(1976-1983),期间实施了残酷的“肮脏战争”,大量人员被秘密逮捕、拷打、杀害或“被失踪”(Los Desaparecidos)。军政府试图系统性地抹除受害者的存在和历史记忆。影片中对“集体失忆”、“国家掩盖真相”、“技术手段抹除个体”的描绘,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段创伤历史。国家安全的幌子下实施的恐怖” 是核心的映射点。 最后结尾高潮部分,反派绝望大喊:“世界末日不是陨石撞地球,不是核爆炸,而是一个女人的苏醒” 还是很震撼的!这句话信息量巨大且极具冲击力。 “女人”,她很可能代表了被系统压制、篡改或抹除的真实记忆/历史真相/个体意识/反抗精神。她的“苏醒”意味着被精心维护的谎言、控制体系开始崩解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活着·影史神片
下一篇:即将苏醒的梦游者!
是“直男”,也是“暖男”
易烊千玺的炸裂演技,让人忘了《少年的你》也有“粉丝经济”
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九九艳阳天
《东京物语》
《爱死机·帮手》(Helping Hand):断臂求生的具象呈现
于血痕深处见苍生,《三滴血》中胡歌的眼神叩问与表演觉醒。
脱了魔术的胎,换了爆米花的骨
自由之鸟,自由之人
互为表里,同样精彩
重温《盗梦空间》
-管窥好莱坞电影的“造梦空间”和“归家”母题
评《都是她的错》——男与女、父与母
如果时光是贼,还有温柔的耳光
“打死不用AI”的陀螺,拍了一部“人造人”电影,让人忍不住落泪
替“没看过鬼灭”被我硬拉来影院的女友发声
《国宝》:舞台吞噬电影的伪史诗
《若无其事的样子》,滨口龙介电影中的暴力——以对话为媒介的隐性暴力结构
出走一时爽,敢于回头和不公平叫板,才是真正的有决心!
观众永远需要魔术,群众永远等待侠盗
点映感想~
荒谬世界的局外人,追求意义的殉道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