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09-02 04:02:30
之前曾经提到,华纳 欧兰德+陆锡麟的搭配,是最符合观众心目中的陈查理父子形象的。一旦有所比较,才知道欧兰德最像中国人,而陆锡麟最像传统中国人。可惜,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。随之欧兰德的去世,虽然没有看到精确的资料,估计也是酒鬼通病去世的。所以再次也多提一嘴。身边如果有酒精依赖症的家属,一定要尽可能制止或者远离,如果对方醉卧街头被车压了,倒也省心,最怕的是换来中风偏瘫,家属就要倒八辈子霉运了。
说回电影,20世纪福克斯,在欧兰德去世后,又换上了悉尼,托勒+杨森组合。当然,除了陈查理不可以搞一个陈查理二世以外,杨森倒是好办,直接就就陈吉米。对比之前翻译的另外一部《陈查理之上海宝箱》,杨森在那部电影中,就叫陈汤米。说白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输出,纯纯为规避版权问题。但是那部电影其实很垃圾,杨森已经老了,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汉堡包吃多了,通常上个世纪黑白片年代,肯定赋予华人特定的刻板印象,结果杨森这家伙,长的老高。年纪又大,结果变成了傻大个,还扮演未经世事的傻儿子,确实让人倒胃口。
本片的杨森,个子不高,年纪比较轻,扮演陈查理的二儿子陈吉米,倒也跟之前陆锡麟扮演的陈利(LEE),挺像亲兄弟,这样剧情交代的丝滑很多。
但开始让人不适的,就是陆锡麟为何符合洋人对于华人的刻板印象,拼命装傻充楞,但眼中的目光还是很锐利,但杨森就不行了,看着就傻。特别类似《原野奇侠》中那位小破孩一样,总是嚷着shane,shane,shane叫个没完,在陈查理中,被刻板印象上了紧箍咒的杨森,没完没了的:“gee pop! oh,pop! 几乎贯穿了整部电影,由于是密室脱困的风格电影,除了电影外摄的成本低以外,就是给了杨森在这个蜡像博物馆了,疯也似的,总是没完没了地喊那几句,让观众看了心烦。还好,末了还贡献出了几句我最期待的粤语,看来这批华人都是广东中山籍的,包括《陈查理在上海》,也可以找到类似证据。估计也是真正从檀香山那边找过来的。
而作为欧兰德的替身,悉尼.托勒好像跟欧兰德一样,都是瑞典裔的,但样子就实在太鬼了,还是欧兰德偏向于华人,而且比较起来,欧兰德很多所谓孔夫子或者中国古人的所谓哲学智慧,当然,不必深究,电影就是电影,不是学术著作,因此不必深究其到底是不是孔子说过,鲁迅说过,或者佛祖说过,比较看电影的观众,大多数是为了轻松娱乐,不是来听说 教的,但可以肯定是,悉尼.托勒除了样子不太像,哲理说的也不多,对于杨森的表情,不像一个父亲的态度外,其他表现还是中规中矩的。我接下来想翻译的,同样是他演出的《陈查理之上海眼镜蛇》

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《便衣警察》关于爱的禁忌与挣扎
是“直男”,也是“暖男”
易烊千玺的炸裂演技,让人忘了《少年的你》也有“粉丝经济”
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,九九艳阳天
《东京物语》
《爱死机·帮手》(Helping Hand):断臂求生的具象呈现
于血痕深处见苍生,《三滴血》中胡歌的眼神叩问与表演觉醒。
脱了魔术的胎,换了爆米花的骨
自由之鸟,自由之人
互为表里,同样精彩
重温《盗梦空间》
-管窥好莱坞电影的“造梦空间”和“归家”母题
评《都是她的错》——男与女、父与母
如果时光是贼,还有温柔的耳光
“打死不用AI”的陀螺,拍了一部“人造人”电影,让人忍不住落泪
替“没看过鬼灭”被我硬拉来影院的女友发声
《国宝》:舞台吞噬电影的伪史诗
《若无其事的样子》,滨口龙介电影中的暴力——以对话为媒介的隐性暴力结构
出走一时爽,敢于回头和不公平叫板,才是真正的有决心!
观众永远需要魔术,群众永远等待侠盗
点映感想~
荒谬世界的局外人,追求意义的殉道者
